部门经理王总拍桌而起,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。刚刚林晓在重要的客户洽谈中,竟然拒绝了对方递来的手磨咖啡,只是默默地从保温杯里倒出白开水。
别解释了!你知道这个项目对公司有多重要吗?人家专门准备的蓝山咖啡,你连碰都不碰!
林晓紧握着手中的白开水杯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他想说什么,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林晓今年刚满三十岁,是这座城市里千千万万普通白领中的一个。五年前大学毕业后,他凭着计算机专业的优势进入了一家科技公司做产品经理。虽然工作压力大,但收入还算可观,在这个房价高得离谱的城市里,至少能租得起一套像样的单身公寓。
林晓有个外号叫饮料大王,这是同事们给他起的。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摆着各种各样的饮料:最新上市的奶茶、进口的手磨咖啡、限量版的汽水、各种功能性饮品。同事们经常开玩笑说,林晓的办公桌就像一个小型便利店的饮料柜。
林晓对饮料的热爱近乎痴迷。他的手机里下载了至少十个外卖APP,专门用来点各种饮品。每个APP里都收藏了几十家不同的奶茶店、咖啡厅、果汁店。同事们都说他是移动的大众点评,想喝什么新品饮料,找林晓准没错。
就连公司楼下的奶茶店老板都认识他,每次新品上市都会给他打电话:林哥,新出的芋泥波波茶,要不要来一杯?
他的微信支付账单里,饮料消费占了很大比例。每个月光是各种饮品就要花费一千多块钱,比有些人的房租还高。
那是一个周一的早上,王姐照例给大家订早餐奶茶。当她走到林晓桌前时,林晓抬起头说:谢谢王姐,我不要了。
王姐以为他在开玩笑,毕竟林晓平时就爱开各种无厘头的玩笑。可当她看到林晓认真的表情时,才意识到他是认真的。
技术部的老张第一个发现了这个变化:小林,你的饮料博物馆呢?怎么就剩一个杯子了?
下午三点,正是大家习惯性点下午茶的时间。设计部的小美女刘婷过来找林晓:林哥,今天喝什么?我请客。
刘婷愣了一下:林哥,你开什么玩笑?你不是最爱尝试新品的吗?昨天你还说要带我去试那家新开的手冲咖啡店。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,林晓就坐在旁边,默默地听着,偶尔笑笑,但从不参与讨论。
那天下午,公司举行季度总结会议,会议室里摆满了各种饮料和点心。老板专门叫了最好的外卖:星巴克的各种咖啡、一点点的招牌奶茶、还有鲜榨果汁。所有人都在享受下午茶时光,只有林晓坐在角落里,手里依然是那个白色保温杯。
小陈是林晓带的实习生,今年刚大学毕业,是个阳光的大男孩。两人平时关系最好,林晓把他当弟弟看。他走过去小声问:师父,你到底怎么了?这么好的咖啡都不喝?
林晓看着小陈真诚的眼神,心中一软。这话确实是他说过的,那时候他刚入职,每天下午都会泡一杯精品咖啡,享受那种苦中带甜的味道。
这些猜测传到林晓耳朵里,他只是苦笑。人们总是喜欢猜测,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。
那天中午,大家一起去楼下的商场吃饭。走到饮品店门口时,刘婷忍不住说:林哥,这家的芒果气泡水特别好喝,你真的不试试?
吃饭的时候,老张点了一扎鲜榨橙汁,招呼大家一起喝:来来来,一人一杯,补充维C。
老张看着林晓认真的表情,忽然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开玩笑。他有些好奇地问:小林,你这到底是在坚持什么?
林晓停下筷子,看着关心自己的同事们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们的关心是真心的,但有些事情,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
老板看着林晓认真的表情,虽然心里有些不快,但表面上还是保持着笑容:好吧,那我们就用白开水干杯。
林桑,这是我们特意为您准备的,有什么特殊原因吗?村田先生努力保持着礼貌。
林晓找了个安静的咖啡厅等待,手里依然是那个白色的保温杯。他点了点白开水,服务员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。
林晓看着窗外的街景,回想着这三个月来的点点滴滴。从同事们的不解,到客户的不满,再到老板的愤怒,他承受了太多的压力。但他知道,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下午两点五十分,林晓提前来到了化验科。他坐在候诊椅上,手心不断冒汗。三个月的坚持,三个月的等待,答案就在眼前了。
走廊里来来往往的都是拿着各种报告单的患者,有的面露忧色,有的如释重负。林晓看着这些陌生的面孔,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情感。
林晓接过报告袋,手微微颤抖。他找了个安静的角落,深深吸了一口气,慢慢打开了报告袋。
然而,当他看清楚报告单上的那些数字时,整个人愣在了那里,手中的保温杯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