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4日,夜幕降临,位于赤壁城区平安路的夜市渐次热闹起来。霓虹灯下,美食香气弥漫,摊主们热情吆喝,市民、游客穿梭其间,一派烟火气升腾的热闹景象。
“给我来两碗凉粉。”“老板,我要3个煎饼,加鸡蛋、火腿。”上百个摊位一字排开,烤串、冰粉、凉菜、鲜榨果汁等摊位一应俱全,好不热闹。
光头强煎饼摊前围满顾客,摊主刘师傅动作娴熟,舀面糊、打鸡蛋、翻面、加佐料等一气呵成。“每天上午备料,下午和晚上出摊,10点半收摊,赤壁好多人都吃过我家煎饼。”刘师傅告诉记者,他在赤壁做煎饼生意已有十多年,回头客众多。
摊主张女士在新街口经营一家果茶店,白天守店,晚上出摊,一晚上可以卖出二三十杯果茶,对她来说,“摆的不仅是摊位,更是自由”。
进入夏季,夜市经营进入旺季,夜市摊点显著增多,管理难度明显增大。为实现对夜市摊点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管理,赤壁市城管部门主动介入,一方面划定合理经营区域,明确经营时间,避免扰民;另一方面安排专人加强夜间巡逻,维护交通秩序和经营环境,及时处理摊主与市民纠纷。
随着夜市人气渐旺,部分长期在此经营的“留守摊主”面临摊位拥挤、经营空间不足的问题。对此,赤壁城管部门实地调研后,对夜市周边闲置区域进行梳理整合,拓宽通道、优化布局,解决随意占道停车问题。同时优先保障诚信经营、口碑良好的老摊主经营需求,帮助他们改善经营条件。“之前摊位太小,客人多了都站不下,还有乱停车问题,现在摊位宽了,生意也更好了。”夜卖手工饰品的张大姐坦言,这一举措解决了她的大难题。
为提升夜市品质,赤壁城管部门探索对夜市经营进行“分门别类”规范。按照经营品类,将120余户夜市摊点按餐饮、零售、文创等不同类型的摊位进行集中分类,同时明确各类摊位经营标准,比如餐饮摊位需配备油污处理设施,零售摊位不得占用消防通道、环境卫生清扫等。分类管理不仅让夜市布局更合理,也减少了不同品类摊位间的干扰,提升了整体经营秩序。
针对夜市中的食品经营摊贩,赤壁城管联合属地街道、市场监管、卫生防疫部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,督促所有食品摊贩办理健康证,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。相关部门还对食品原料采购、加工过程等进行抽查,杜绝过期、变质食品流入市民口中。“看到摊主都亮着健康证,我们吃得也更放心。”经常来夜市用餐的市民胡先生说,这份安心让他更愿意常来“打卡”。
如今的平安路夜市,在规范中充满活力,在热闹中透着有序。赤壁通过精准施策,让夜市既保留烟火气,又成为展示城市形象、服务民生需求的重要窗口,为夜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42℃!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、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预警:湖南高温健康风险极高
被收39%高关税 瑞士联邦主席:特朗普在最后通线岁男孩哭诉被冤枉跳楼坠亡 物业及3个孩子被判赔60万
被收39%高关税 瑞士联邦主席:特朗普在最后通线岁男孩哭诉被冤枉跳楼坠亡 物业及3个孩子被判赔60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