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看几年前的新消费浪潮,当时的逻辑是讲究人群细分、需求细化,再匹配上一定的心智和溢价,其实重点服务的就是中产群体。
如今,时移势易,中产正在学着勒紧裤腰带。好丽友山姆事件把这件事翻到了明面上。
国内的消费格局逐渐出现分化趋势——高端消费、性价比优先的消费、重视精神及情感需求的消费。
因此,品牌和商家若不想被消费者抛弃,就必须从真实的市场数据中寻找线索和思路。那么,在这种分化日益明显的消费趋势下,品牌该如何审时度势、抓住机遇?
食品饮料领域同样展现出鲜明的消费分层趋势。一方面,高端化、健康化、特色化的产品需求持续旺盛,印证了“花钱买到好生活”的升级型消费逻辑。消费者,尤其是高净值及部分追求生活品质的中产人群,愿意为更好的原料、更独特的体验、更强的健康属性或文化认同支付溢价。
·健康饮品与特色风味崛起: 精品咖啡豆、冷萃液、低温鲜奶、0糖0脂的气泡水/茶饮、以及富含特定功能性成分(如益生菌、胶原蛋白肽)的饮品增长显著。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解渴,更追求口感层次、健康背书和饮用场景带来的愉悦感。
- 天猫618果酒类目店铺第一,梅酒回购榜年度第一;抖音618【果酒预调酒品牌榜果酒】和【酒水热卖金榜果酒】双榜第一;京东618果酒品牌第一。
梅见青梅酒的亮眼表现,正是这种“品质升级+情感共振”双重驱动的绝佳例证。 其核心客群正是追求生活质感与精神满足的新中产人群——他们或许在“好丽友山姆事件”所代表的基础日用品上更加精打细算,但在能提升生活情趣、满足社交需求、彰显个人品味的“悦己型”消费上,依然乐于投入。梅见的大卖,有力地证明了其在中产圈层内塑造的独特影响力与品牌粘性,成为消费分化趋势下,精准锚定“升级型消费”需求的成功样本。
500)this.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follow/>
500)this.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follow/
同样,对于日常食物开销中最常见的牛奶,消费者们的态度也更加务实——补当然是要补的,但补的同时也要性价比。因此在乳制品行业,低端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。由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占据主流,因此竞争趋于激烈。
自2023年起,家清行业的成交均价整体下降,消费者更偏好高性价比的产品,家清行业已进入“精打细算”竞争时代。
常规洗衣液表现出大容量产品需求上升的特点,这说明消费者们在选择日常“消耗品”时,更倾向于选择大容量的产品以换取更高的性价比。
内容电商崛起后,洗发水的集中度变低,说明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,价格敏感度上升,内容电商尤其倾向于覆盖低价消费者。
500)this.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follow/>
500)this.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follow/
消费者逐渐从“感性消费”转向“理性消费”,减少了对品牌溢价的追求,对于大牌的追求度也逐渐降低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在日常洗护方面,消费理念已经回归了“好用就行”的务实心态。
即便出生率持续下跌,但母婴市场规模却稳步增长。不过,在电商渠道中,母婴行业的成交均价下降,奶粉/辅食和尿裤类产品占主导。成交均价的降低显示价格竞争激烈,尤其在内容电商中更为明显。
500)this.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follow/>
500)this.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follow/
母婴行业整体呈现的稳定扩张但价格敏感度提升的趋势,说明虽然年轻父母愿意把资源集中投入到下一代的身上,但随着中产阶级整体经济能力的下降,即便秉承着精细化养育的理念,许多家庭也在诸多投入到孩子身上的支出中,有选择的对商品进行了“务实筛选”,年轻父母的精细化养育观念也逐步回归了理性。
滑雪和潜水装备的市场主要集中于入门级价位段,低价段(0-499元)是主要增长动力,尤其是潜水装备的0-99元价格段增长尤为突出,说明市场正在普及化发展,低价位的入门级产品吸引了许多新手消费者的入局。
可见消费者对奢侈体验的需求并未完全消失,而滑雪、潜水以低价方式提供了“轻奢”的体验。相较于其他高昂的奢侈消费,这类活动成为了消费者们平衡预算与享受的“平替”选择。
500)this.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follow/>
500)this.width=500 align=center hspace=10 vspace=10 rel=nofollow/
我们可以看到,随着消费理念回归理性,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更实在的商品。虽然消费体验的多元化仍在增强,但很多人只愿意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体验,甚至只看重消费品的功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