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神vll-追求健康,彩神为您的健康负责

屏南龙潭村:年味里的古村新韵彩神vll-彩神vll中国
屏南龙潭村:年味里的古村新韵彩神vll
发布时间:2025-02-15 11:59:10

  

屏南龙潭村:年味里的古村新韵彩神vll

  炊烟袅袅升,山村笑语盈。腊月廿九,刚过中午,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便笼罩在一片忙碌的喜庆氛围中。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,贴上春联,筹备一年中最重要的晚餐——年夜饭。

  “你看看这个饺子形状如何?”马小花挽着袖子,手上沾满面粉,向身旁好友请教包饺子的诀窍。她面前的长桌上,整齐地摆放着调料、擀面杖和满满一盆馅料。

  这是“47树民宿”主理人马小花在龙潭村过的第二个春节。与以往不同,随着龙潭村旅游热度持续升温,今年春节假期很多民宿被预订一空,大部分像马小花这样的“新村民”选择就地过年。如何让游客感受古村年味?于是,一场别开生面的除夕饺子宴设想在马小花的脑海中萌生。

  写春联、包饺子、围炉煮茶,渐渐地,民宿里挤满游客和村民。灶台上的铁锅冒着热气,第一批饺子下锅了。马小花站在锅边,用长柄勺轻轻搅动,水汽氤氲中,她想起刚到龙潭村时的场景。

  2017年,屏南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程,曾经颓败偏僻山村被文创春风“唤醒”,大量“新村民”涌入,马小花便是其中一员。初来乍到,隔壁的阿公阿婆给这位异乡人带来了温暖。“阿公是个勤劳的庄稼人,每次菜园里蔬菜成熟,他总是第一时间摘下一篮子新鲜的蔬菜给我们送过来。”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,马小花走进阿公家。

  “多亏了你们,龙潭村的人气越来越旺,我们打心眼里高兴。”阿公阿婆和马小花吃着饺子聊天。

  彩神vll官网提供哪些服务

  这升腾的年味和浓浓的暖意,不只在龙潭村。当天上午,可以抡起木槌,在欢声笑语中体验打糍粑的乐趣,赶一场厦地村一年一度的年味大集;下午,四坪村的戏台上,唱腔悠扬婉转,游客可一边品尝香甜美食,一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;夜晚,巴地村的火凤凰在夜空中翻飞,游客仰着头,看那绚丽的火光在黑暗中划出优美的弧线,仿佛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在翩翩起舞……政府“搭台”、新村民“集智”、老村民“唱戏”,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,春节假期,屏南各个乡村特色民俗活动各展其美、美美与共,共同打造一场独特的屏南“年味”之旅,向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古村新韵。

  曾经的文化“古资源”变成旅游“热流量”,成为带动村民增收“新渠道”。对此,“90后”返乡创业青年陈忠业颇有感触。2017年,陈忠业辞去大城市工作,扎根龙潭村,并与外地姑娘黄梦婷在此相识相恋,收获甜美爱情。2024年,他和未婚妻共同经营龙潭酒博物馆,以酒文化为主题,将传统的红曲黄酒与现代饮品相结合,研发出“黄酒奶茶”“黄酒苏打”等系列特色文创产品。

  “去年,村里柿子树在网上‘爆火’,店里的鲜榨橙汁、黄酒奶茶成为热销单品,不少村民前来取经,我带着村民一起摆果汁摊,最高峰时,村里达30多家,村民又多了一份可观收入。”陈忠业说。

  眼下,他和未婚妻有了新计划。他告诉记者,希望发挥未婚妻播音主持专业优势,多参与新老村民组织的音乐节等文创活动,多制作一些推广家乡的短视频,将村民的各类小摊进行包装,打造成特色IP。

  夜深了,屋外的鞭炮声不绝于耳,“47树民宿”饺子宴还在继续。“谁说现在没了年味,看咱村人一起过年,多热闹呀!”隔壁阿公阿婆带着自家的笋干来串门,高兴地拉起家常。(闽东日报记者 朱灵塬 通讯员 甘叶斌)

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
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(闽)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
 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
  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)举报邮箱: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